fun88体育网址 fun88体育网址

论动力电池发展:欧洲“崛起”前与后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01-18 14:11:28

  导读:未来,欧盟将通过政策手段鼓励欧洲车企使用本土公司制作的电池,以期刺激本土动力电池制造商成长。这一点与中国何其相似。

  2020年,当时间走到21世纪20年代,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才猛地发现,在那灯火阑珊之处,中国已在朦朦胧胧之间,成为了全球新能源产业大国,制造出了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动力电池,也诞生了世界上最多的电池生产企业。这一路走来,我们见过彩虹,也经历了风雨。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经历了史上强悍的“寒冬”,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的取消和新能源财政补贴的退坡,更是打了所有动力电池生产商一个措手不及。而在此之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曾有过一段“别样”的辉煌时刻。

  2014年,在国家多种政策叠加扶持效应下,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然爆发,迅速崛起,一路飙升,速度令人震惊。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全方面爆发,销量呈现了接近4倍的同比增速,卖出了33万辆新能源汽车,增幅达到了343%。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由此变得炽手可热起来。

  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借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东风,一路“扶摇直上”,整车厂的订单接到手软。等着抢订单的客户,队伍排成了长龙。

  然而,动力电池行业属于高度精密的制造产业,生产周期性又比较长,从搅拌、涂布、冷压、分切、卷绕、装配、烘烤,到注液、化成等整个电芯制作的完整过程,生产工序何其复杂。

  此外,当电芯制造出来之后,还要加工成模组,电池包,完成从上料、等离子清洗、涂胶、端板,到侧板焊接、线束隔离板装配、电池串并联等繁杂的步骤。

  再之后,还有必要进行各种检测,从火烧测试、震动测试,到加速度冲击测试、挤压测试等,任何环节出了问题,后续使用中,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寿命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测试才能出厂。

  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下,动力电池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加上彼时专业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太少,于是便又出现了许多趁机发财的新的“动力电池企业”。

  可是,新建动力电池生产线需要时间,这些新成立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良莠不齐,造出的动力电池的质量和标准可想而知。于是,我国的动力电池行业又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

  诚然,当走过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光着”的成长期后,行业自然开始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淘汰赛。

  2019年7月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慢慢的出现断崖式下滑,连续4个月呈现同比下跌。就连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都不能避免无法盈利的尴尬局面。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连下跌,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也随之开始变得愈加激烈,目前产业已进入了深度洗牌阶段。

  据统计,2017年中国还有近200家电池企业“逐鹿中原”,但截止2019年11月,只有52家动力电池公司实现了装车配套。可以说,已经拉开了“死亡”竞争序幕。

  从各企业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来看,动力电池企业接连出现了净利润同比下跌是情况。很多电池企业面临的,已经不只是利润不增长的问题了,而是该怎么样避免亏损的问题。

  不仅如此,就连行业巨头宁德时代这样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都出现了净利润同比下跌的尴尬处境;天齐锂业这样的上游锂矿业巨头,更是出现了严重的亏损(详见“【预测2020】赣锋锂业的业绩拐点与估值修复”)。显而易见,对动力电池行业而言,不止自身无法盈利,整个供应链都在遭受市场下滑所带来的阵痛。

  之前很多业内资深人士预料,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没办法抵御市场“寒流”,会被淘汰出局。但现在看来,恐怕不止中小型企业,巨头企业同样面临着“逼迫出局”的潜在威胁。沃特玛便是例证(详见“曾经的‘王者’沃特玛”)。而这,还只是起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的趋近,整车厂与动力电池生产商的关系,变得愈加密切。但是,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曾形成规模化生产之前,整个行业上下游的供应链,却展开了一场“血拼”的激烈斗争。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的关系来看,最为焦点的势力当属合资合作成立新公司,或者车企独资建厂。特斯拉当为独自建厂的典型,丰田与比亚迪当属合资建厂的代表。

  原因只有一个,整车企业假如没有自己的动力电池生产厂,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动力电池产能速度跟不上汽车产能的速度,车企局面太过被动。大众不得不向LG化学低头,松下冻结特斯拉动力电池产能投资,便是前车之鉴。

  这些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销量取得了全球之最的好成绩,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补贴的扶持,和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以及外国汽车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崛起的反应缓慢,未能提前战略布局,使得我国抢先了一步,现实了弯道超车,走在了行业前沿。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震动。显然,拿破仑这句话,现在看来毫不为过,雄狮这个称号我们当得起。

  作为汽车的诞生地,欧洲汽车工业体系不论是从制造生产,还是成品销售,都具备绝对的实力,因为人家有着相当完整的配套系统。如果将拿破仑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世界汽车工业,那么这头狮子毫无疑问会是欧洲。并且,这头狮子只是一不小心打了个盹,而不是沉睡。

  现在,欧洲车企慢慢的开始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欧洲已经是除中国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了。虽然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具有一定竞争力,但特朗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看好,美国市场终究不能与欧洲和中国市场媲美。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让欧洲各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欧盟开始有效学习中国,也通过政策扶持,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2017年10月,欧盟多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们和17家电池行业伙伴联合成立了欧洲电池联盟,旨在为欧洲动力电池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据了解,该联盟的计划只要欧盟企业的车用动力电池研发涉及到多个欧盟成员国,成员国相关政府部门将允许对研发资金进行百分之百的补贴。未来,欧盟还会通过政策鼓励本土车企使用本土公司制作的电池,刺激本土动力电池制造商成长。这一点与中国何其相似。

  2019年4月,德国和法国决定建立欧洲首个电池单体财团,其中涉及PSA、Saft等17家企业,政府向该财团拨款17亿欧元,加上企业的投资,财团的投资金额将达50-60亿欧元。

  据了解,该项目在法国和德国各建一个工厂,试验工厂将于2020年初在法国Nouvelle-Aquitaine奠基。于2022年在法国建立第一家工厂,于2024年在德国建立第二家工厂。

  2019年9月,欧盟能源主席Maros Sefcovic公开表示,欧洲在整个动力电池的价值链中已涌现出一些强大的工业和创新伙伴关系。

  在这些伙伴中,矿产方面由葡萄牙、西班牙和捷克(锂)、芬兰(稀土)、芬兰(钴)、澳大利亚和智利(锂)等国家供应。

  负极材料方面,由比利时、芬兰、德国和波兰等国家提供,而电池所需要的其他材料由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提供。

  此外,电芯由则瑞典、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生产;电池组装由德国和波兰完成;电池回收由比利时、德国和波兰等过完成。

  根据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欧洲电池联盟已将1000亿欧元投资用于欧洲的电池制造,并计划在欧盟建设25个超级工厂。

  虽然我国名义上有上百家汽车品牌,但真正具有能与外资车企竞争实力的,板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从市场发展来看,短期内欧洲新能源产业让中国企业先发优势冲淡了布局,但从中长期看,激烈的竞争将使迫使中国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提升技术能力。而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在欧洲强大而又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的布局之下,汽车雄狮必崛起。到那时,市场格局,现在得画个问号。

  当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被不断的开发和完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已在欧洲投资设厂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必将会成为欧洲市场布局的最终受益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月15日,青钠科技与立马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立马集团将采购青钠科技生产的钠离子电池用于旗下二轮车、三轮车等整车生产,年度目标采购量0.5GWh。立马集团是一家集电动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整车年生产能力达500万辆,专卖店和售后服务网络遍布全国,是电动车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工信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43号。文件公布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五批)。详情如下:

  12月21日,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提案,将现行电动汽车原产地规则延长3年至2026年底,这同时意味着原计划于2024年1月1日生效的新规被推迟。为了更好的提高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本地化水平,2020年欧盟和英国制定了原产地新规。新规原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在两地市场流动的电动汽车需满足更高的本地含量的要求(电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上称,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推出以来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已经与广汽、奇瑞、阿维塔、哪吒、极狐、岚图等多家车企确定合作。预计2024年上半年搭载装车。

  1月12日,高比能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EPC总承包定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华旸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预中标该项目,报价3721439611.92元。招标文件显示,该项目业主为荆门市亿纬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15亩,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2日,格林美公布,为满足全球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解决动力电池的污染问题,实现动力电池及其废料的绿色处理,推动新能源产业从“绿色到绿色”,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林美”或“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动力再生”)与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

  2023年12月22日,厦门质检院承担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失效模式与机理研究”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锂电池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在南京顺利通过总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失效模式与机理研究”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来进行交变湿热、温度冲击、振动、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9日,河南工信厅回应政协代表“打造‘郑洛焦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谷”的建议。文件明确,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一)加强规划引领。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链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制定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据《北京日报》报道,1月11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一系列促进一季度经济发展政策举措,其中提及:2024年计划开工建设北京海昌海洋公园、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宁德时代北京工厂等项目,谋划实施理想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等。文中提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带来一场绿色变革风潮。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理想汽

  2024年的第一个月尚未过半,海外已频频传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消息。日本电池企业Maxwell开发出圆柱形全固态电池,容量达到200毫安时,比传统方形电池容量高出25倍,且在耐热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都具有优良表现,样品最早可于本月出货。美国固态电池公司QuantumScape宣称,其固态电池通过了大众集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

  随着产业发展加速,海外市场如今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必争之地。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115.7GWh,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01.2GWh。业内的人表示,在海外市场需求不断释放背景下,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正加速拓展全球市场。得益于完善的产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动力”),已于10月15日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真正开始启动IPO进程。据悉,欣旺达动力成立于2014年,是欣旺达旗下专注于汽车动力电池业务的控股子公司,今年7月,欣旺达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拟将欣旺达动力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此前

  当前,电池产能布局已快于需要,企业应警惕产能过剩风险,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引领产业进一步健康、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是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主要引擎。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及装机量均大幅度增长。不过,有业内人士提醒,当前,

  当前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为稳定,集中度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大,2022年动力电池市场呈井喷式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294.6吉瓦时,同比增长90.7%。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三家企业稳居装车量前三,并持续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大,2022年动力电池市场呈井喷式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294.6吉瓦时,同比增长90.7%。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三家企业稳居装车量前三,并持续扩大一马当先的优势。能够准确的看出,当前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为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恩捷股份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蜂巢能源签订《货物供应保证框架协议》,上海恩捷2023年度按照协议约定向蜂巢能源供应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不含税总金额不超过19亿元。此前,恩捷股份12月1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中创新航签订了《2023年保供框架协议》

  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拉动,动力电池企业须持续推进扩产以满足下游订单需求,而上市募资则成为电池企业获得资金、进而支持下一阶段的扩产和新品研发的重要方式。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十的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除蜂巢能源外,进入第四季度,中创新航、欣旺达已先后

  电池产业观察获悉,近日,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三季报。作为国际电池装机排名一线企业,季度报告也是反应其电池地位的标志。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三星SDI、SKOn在过去三个季度分别实现了季度最大销售额。尽管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增加,电池企业销售额等相关业绩也出现了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9日,孚能科技披露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成功发行A股股票。公告显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采取竞价发行方式,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即2022年10月26日,最终发行价格为23.7元/股,实际发行数量为1.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3.18亿元。据公告显示,最终确定发行对象为广州工控、

  近日,宝马集团宣布同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达成长期合作。远景动力同时宣布,将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新建一座零碳电池工厂为宝马提供产品,规划产能30GWh,预计2026年投产。随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通过海外市场来实现业绩持续高增长,正在成为不少国内企业的选择。“中国

  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锂电企业纷纷加速上市进程。近日,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创新航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作为二线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中创新航IPO的基石投资者包括天齐锂业、大族激光、精测电子、盛屯矿业、小鹏汽车等上市公司,覆盖锂电产业链上下游。

  2024年1月16日,北部湾交易集团挂牌的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收官,成功引入投资方广投孵化基金、许昌金投和睿资创投,共计引入资金3.6亿。在对外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其现有股东五菱汽车同步进行了增资。新引入的投资者将充分的利用其良好的投资生态圈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助力柳州五菱

  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200个左右;力争网上零售额突破1400亿元;加快建设未来大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3500亿元……1月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合肥市市长罗云峰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2024年,该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

  黑龙江省冬季气温低,属典型高寒环境。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结合充电设施检测工作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地布局,开展并优化充电桩测试能力建设。该中心目前已能开展充电桩首检、周期检定,以及充电桩电气性能、计量检定、互操作性、通信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为推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常州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将通过“常畅充”——停车+充电一体化平台,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补贴活动。自2024年1月1日10:00起,对“常畅充”平台中接入“常畅充”平台并纳入江苏省承诺公示管理,且充电服务费实际定价不超过0.4

  据《北京日报》报道,1月11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一系列促进一季度经济发展政策举措,其中提及:2024年计划开工建设北京海昌海洋公园、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宁德时代北京工厂等项目,谋划实施理想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等。文中提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带来一场绿色变革风潮。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理想汽

  1月13日,供电员工与死神赛跑!用新能源汽车为老人打造“生命充电桩”,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上的朋友表示:“新能源车还能这样用”,“接的不是电线而是‘生命线’”……(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苏电牛思ID:SuDian-News)1月12日傍晚一辆大货车失控撞断沭阳县马厂镇大司庄村供电线路电线杆导致大司庄村

  “报告工作负责人,验电正常,变压器送电成功。”2024年1月9日,随着最后一个线夹安装好,冀北唐山供电公司作业人员完成唐山路南区胜利桥南侧新能源充电站的变压器带电接引线工作。该综合型充电站集多功率、多充电模式于一体,项目总容量1600千伏安,站内共有25台充电桩,每天能满足300余辆电动汽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月11日,中汽协发布了2023年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其中2023年12月燃料电池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8.8%和149.1%,2023年全年燃料电池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5.3%和72.0%,2023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总量均为6000辆。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2万辆和11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2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其电动汽车再次降价,其中Model3焕新版售价降至24.59万元人民币,Model3长续航焕新版售价降至29.99万元人民币,ModelY售价降至25.89万元人民币。此外,1月11日外媒消息称,特斯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期间将暂停德林柏林附近工厂

  1月11日上午,广汽集团联合越秀集团、珠实集团、美的集团、南网科技、保利发展控股、万科集团南方区域等6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合作各方将发挥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及技术优势,重点围绕新型储能生态业务、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能源领域、虚拟电厂领域、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1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3年12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信息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778.1GWh,累计同比增长42.5%。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729.7GWh。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累计同比增长31.6%。详情如下:2023年12

上一篇:中国动力电池3大全球领先的技术:麒麟、神行、凝聚态电池 下一篇: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前十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