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全球电动汽车技术路线演变及中国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发展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3-12-20 13:16:46符合中国技术路线。那么这就是本来典型的上是串并联,我们叫直驱混联的动力系统,占了我们城市客车的一大部分。
这是混合动力,那么最近我们燃料电池又热起来了,今天听说上午好多领导都在提燃料电池,因为前段时间总理到日本去了,前两天科技部长又到日本去了,一下燃料电池又火起来了,并还有一个推动力是燃料电池的补贴上来了,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的分析技术本身,不能盲目的跟风。以前奔驰的难点,后来我们在做中国方案的时候,没有采取技术路线,我们采取了叫燃料电池跟动力电池能量混合性进入,现在大家都接受了,到国际大公司都接受,所以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跟随,也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应该说去年是中国燃料三化的元年,那么我们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的技术应该逐步的成熟,这就是中国典型的商用车燃料电池,动力电池能量活性动力系统,能量化的东西。那么今年商业化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到去年年底,我们的车辆燃料电池车大概实现千辆,我估计今年年产量就会接近2000辆。但是我认为这个量并不是我想推荐的说量越大越好,我倒不主张量越大越好。我们大家都认为燃料电池推广可能会再更加合理。但是我们也要防止一些其他的现象出现。当然我要特别强调,我们要防止燃料电池车重蹈以前刚出纯电动的覆辙。比方说你买了车不用,搞一些其他的名堂,我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们对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一个技术路线图的展望,我们更新了一下,2020年达1万辆,2025年10万辆,2030年100万辆。这也是前年的中国汽车技术路线图,也是我领导做的,所以我给他做了一点点更新,2020年从5000辆增加了1万辆,这一个力争的目标。
最后我提几点关于坚持电动车技术路线的建议。首先是尽快解决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使用存在的问题。第一,电池的安全问题。近期可能大家在微信上经常能收到,尤其是这两天估计大多数人都收到了着火的视频。虽然我们有些企业像救火车把视频弄掉,但是现在还是流出来了,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我们说了纯电动车最大的风险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所以我们一定要确保电池的安全。我们现在电动车没有年检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方说我们的密封失效了,比方说我们的电池词保期过期了,没人管。所以我们呼吁行业在这方面能够尽快的新车年检制度。第三个电动策略政策问题,马上要推出补贴了。靠双积分现在的力度还不够。所以2021年的双积分的分值还没定,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分值,同时我这次到国外去访问,发现人家有燃油,里面有碳税,后来我叫学生收集了一下全球各国的燃油里头的碳税,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办法。我们有几个汽车界的政协委员给财政部提要加燃油税,我也是顺着这个思路想。在供各位参考。另外,要尽快解决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卡脖子技术。现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的发动机,燃料电池的电堆技术能说基本接近掌握,唯一的就是膜电机,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满足商用车,比方说上两万小时的。但是要注意膜电机占电堆成本的70%,就是我们的芯片,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其他的问题都不重要,比方我们现在有很多行业在抓,搞好多强制性标准,我不是不同意强制标准,但现在指定一个领先的企业制定标准,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如果说是他的钱有本事让这个标准大家都按照做,我我同意,但是不能带政府的,强制性的让大家跟着它走,因为你现在指定的企业共五人,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企业。第三,迎接中国新媒体的全面开放竞争的新挑战。大家看特斯拉也来了,大量引来了全球的合资企业已经在这了。我们电动车的竞争格局到2020年之后,将全方位的变化,我们心脏测试也会经受严峻的考验。所以我们要大家也知道政府的政策是开放,更大力度的开放,但所有的东西都引进来,这就是目前政府的一个基本态度,所以我们唯一的就是竞争联合自己想办法。放在最后是坚持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不动摇,推动纯电动突破性价比。我个人坚信在2025年之前,纯电动车家用的小型纯电动车应该跟燃油车在全生命周期成本应该会有。那么这次我们还需要坚持67年,全球的趋势都是这样。
最后展望未来。我们要不断深化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三大革命。我们今天讲的是电动车革命,那么现在炒得很热的是人工智能革命,人工智能我在这里提的不光是驾驶的智能化,还有制造的智能化和能源的智能化,而且驾驶智能化,这是一个产业突破。那么产业突破是需要技术颠覆,技术颠覆的基础是科学革命,也就是取决于人工智能的真正的革命。那么AI还在继续革命,所以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新能源革命,我们电动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下面我们这是电动车的革命!我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将达到40到50,当然量8000到1亿辆。那么利用这么大的汽车保有量,我们大家可以发展储能,因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能不能跟煤电相比美,关键取决于主人。利用电动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新能源深化定制。
最后我要说的是讨论或者确立中国新产销汽车全部电气化,最近日本刚刚在讨论的就是2050年。底下是各个汽车厂的发布的节点,国外汽车厂的他们都有了节点。海南2030年,吉利说2020年90%,北汽2025年,长安2025年。已经有这么多的东西了,虽然我们争论很多,这些难道不能够理性的或者有逻辑地推导出我们政府该考虑一下,因为我没有适应国际趋势,因为我们把未来的节点定下来,就是抓住牛鼻子,拿未来来倒推,我们都是从现在预测未来。那么必须同时用未来定位现在。这就是我要介绍的,谢谢各位!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个人独创的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主流,又凸显中国的特色和优势。下面我说一下中国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发展。中国的选择应该是什么?首先要强化中国电气化交通的优势和特色,这是跟国外不一样的。中国交通体系我们叫点线面结构,这跟全世界都不一样,大城市我们作为点,大城市之间,300公里以上的大城市和大城市群都是点,就像我天天从北京到天津半小时就到就是一个点。但是在美国不行,美国只能开汽车,没有别的车,公交车也没有,火车也没有,所以他所有的事情都是要靠汽车。在欧洲,高铁是有,但是高铁速度还没上来已经到另外一个城市了,所以大家还不如直接开汽车出门。然后上了高速公路,在德国可以开到200公里,这也是跟中国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情况就是这样,还有面上的城镇和农村区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点线
手机版站点相关:动力系统底盘电子车身电子车载多媒体/导航安全/防盗总线与连接
车用传感器/MCU检测与维修其他技术行业动态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3号集成电路设计园量子银座1305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