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关于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三个技术路线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3-11-24 06:46:51先回顾一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汽车动力电气化几起几落、多元探索。从行业的视角看,汽车行业一般认为是混合动力、插电、燃料电池的发展路径。信息行业是纯电动、信息化共享、智能化共享。能源行业,尤其是电网,以前是纯电动、换电池、电池租赁、智能电网。现在慢慢的三个行业三股力量在竞争融合。以前的战略取向在汽车行业里有两种,一种是发动机路线战略,就是把技术门槛越做越高,另外一个战略就是纯电动战略。外行进入汽车行业的时候大多数都采用这个战略,因为门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一点。
特斯拉-典型的纯电动战略,从豪华电动车,最后到家用的电动车-Model3。丰田,正好是代表汽车行业非常典型的,就是发动机路线战略,也叫高门槛战略。从燃油车,到普锐斯,到燃料电池,是这条路线。中国的纯电驱动的路径跟丰田是刚好相反的。发动机战略是先做一个混合动力的平台,比方说丰田的普锐斯,然后再基于这样的平台做各种车型,插电式就是在普锐斯基础上电池加一点点就可以了,燃料电池也是在普锐斯基础上把发动机换成燃料电池。
我们是先发展电池核心技术,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市场规模最大电池产业。这些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发展出了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池产业。所有今天取得的成就最大的成就就是这个,有了这个才有突破,假如没有它我们寸步难行。我们以纯电动力为突破口和基础平台,带动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全方位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总体竞争优势。确立这个战略是2012年3月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规划》,“全面推动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这也是专家组最先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在“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全面探索之后,在纯电驱动和常规混合动力选择了以纯电驱动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率先推进的占突破口,是在2012年正式确立的。
电动汽车曾经几起几落多元探索,锂离子电池后来居上,技术进步超出预期。关键的核心是锂离子电池后来居上,技术进步超出预期,前面有铅酸电池,有镍氢电池,都不尽如人意,阻挡了发展,进入了锂电池之后就开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率先发力,从产品导入期进入产业成长期,全球纯电驱动汽车发展不可逆转,全球的工业汽车强国开始转型。
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不断的提高,成本持续下降。五年之间,单体比能量提升了1倍,现在已达到200瓦时/公斤,以前预测今年系统成本大概是1.7元,实际现在已经低于这个数,应该在1.5元、1.4元,大大超出预期。而且这个数,电池厂的纯利润还在10%以上,原先预测2020年也是偏高的,后来也把它改了,估计是在1元以内。
纯电动商用车的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头羊,产品的规模出口,中车时代的电动车也开始出口了。充电基础设施也在去年慢慢的出现拐点,前面发展大多数都是平的,到了去年就慢慢的出现拐点了,到去年是15万个充电桩。从去年年底开始,现在每个月大概在1万多个,所以今年年底就会到达30万个。这是公共的,私人买车是自带充电桩的。由于电动车进入市场之后,整个充电桩产业也开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了,出现拐点。
我们做的事情包括几个维度:有电池成本的下降,当然也有整车电耗的下降,这就靠今天讨论的驱动系统,另外就是充电设施的便利。还有一个是安全管理。最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在A级车、A0级车百公里电耗降到10度,续驶里程达到300公里左右的小型电动车取消补贴,到2020年综合成本可以跟燃油车竞争。全球也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比如说通用、特斯拉Model3也是这样的。
究竟多少续驶里程是合适的呢?跟车型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一个2.5米长的微型电动汽车,续驶150公里足够了。奔驰Smart没有必要搞500公里,也装不了那么多电池,因为体积就那么小。A00级,像QQ这么大的,200公里是合理的。到A0级车,家用轿车像伊兰特这么大的,300公里是合适的。到A级车,比方说捷达那么大的车,400公里是合理的。B级、C级中高档轿车可能要500公里。从调查看,日本花了钱的人续驶里程300公里的车接受度70%,在欧洲要500公里,因为欧洲开车速度很高,行驶里程也相对长,所以各个地方市场是不一样的,而且没有特别小的车。
另外,要不要超快充,比方说350千瓦,15分钟充电跑500公里,这是欧洲的提法。日本就认为这个指标是过度的,这是欧洲部分车企针对部分车型的策略,什么车型的策略呢?B级、C级豪华车这个范围是需要的,显然(B级以下)都是不需要的。而且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反而大家会降低对里程的要求,如果充电十分便捷是没有必要的。另外,中国要实现的双积分管理,对过高的里程没有优惠,350公里是上限,350公里拿5分,再高也是5分,所以估计未来350公里可能会是大家比较用得多的一个里程,也就是超过350公里,比方说360公里,这样的车会比较多,因为它有政策引导,同时它非常合理的一个范围。
另外,为了更好的提高里程,电池的体积必须降下来,如果你电池体积很大,你想装也装不上去。一般一个家用轿车的体积多少呢?220L,比如3吨重的SUV它装电池的体积400L,这个标准定了。电池的体积是多大呢?体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每升多少能量,跟重量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是对应的。比方说250瓦时/公斤,大概是每升500瓦时。所以不同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也决定了里程的长短,比如SUV要做500、600、700、800都是可能的,但是轿车体积有限制,如果说QQ那么大的车,非要它跑500公里,不现实,没体积,装不了。
电池是可以装上去,但把体积也提上去怎么办呢?现在是在逐步的提升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到2020年能够达到300瓦时/公斤,每升大概接近600瓦时,就可以极大的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技术路线已经完全确立,也就是说从现在的200瓦时/公斤提到300瓦时/公斤是没问题的,而且有些产品已经做出来了,比方说贝特瑞的材料已经用在松下的电池上了。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1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文件明确配建指标。1.居住小区。新建住宅按配建停车位10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电源线沟槽、套管或桥架等),人防区按停车位100%的比例安装充电设
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可以执行分时电价啦!好消息!2024年1月1日起,云南省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可以自主选择执行分时电价啦!具体政策是什么?该怎么样办理?一起来了解下吧!1政策内容1实施范围在居民家庭住宅、居民居住小区、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中设置的,由电网企业直接抄表和收费到户的电动汽车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外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10日,宝马在德国慕尼黑的工厂最后一台V8发动机下线,这代表着该工厂结束了内燃机生产,接下来将会改造成一系列电动汽车生产设施。据悉,在2020年时,宝马就已官宣,其慕尼黑工厂的V8、V12发动机将转移至英国,剩下小排量的则转移至奥地利。据了解,宝马目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0月,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销量再创新高。2023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9万辆和95.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2.5%和5.7%,同比分别增长29.2%和33.5%。2023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2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2023年1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5日,工信部公示小米汽车的首款纯电动轿车。共公示两款小米汽车,这两款汽车产品型号分别为BJ7000MBEVA1、BJ7000MBEVR2。产品商标为小米牌,企业名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产品为纯电动轿车。据公示信息,型号BJ7000MBEVA1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单体生产及总成生产企业
美国能源部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CorrectingTheRecordAboutElectricVehicleSales(澄清电动车销售的几个事实)。(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ID:gh_fcc26c741888)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动汽车在消费市场上迅速崛起;然而,最近有一些关于电动车销售的公众舆论,指称该行业正在衰落。在这些误
长安汽车:泰国制造基地一期设计产能达10万辆/年 计划在2025年初投产
长安汽车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提出了“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并着力推动“五大布局”。目前,“海纳百川”计划在多个区域落地,其中东南亚事业部已完成当地注册,成为长安汽车首个集研、产、供、销、运于一体的海外组织。11月8日,长安汽车在泰国罗勇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4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通知,即日起,Model3/Y后轮驱动版售价正式上调,Model3后轮驱动版涨价1500元,上调后为26.14万元;ModelY后轮驱动版涨价2500元,上调后为26.64万元。据悉,这已经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第三次涨价。10月27日,特斯拉ModelY高性能版在中
11月17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2023广州车展上表示,将固态电池、无钴电池、低钴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列入广汽自研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其中,固态电池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电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达到400Wh/Kg时,能够很好的满足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我们的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搭载
美国电池制造的结果为,电池总成本为94.5美元/kWh,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64.5kgCO2eq/kWh。材料使用占成本的69%,占综合环境影响的9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ID:gh_fcc26c741888)与此同时,能源需求占全球生产总值的35%。最初,湿法冶金回收会使总成本、全球潜能值和环境影响增加
湖北: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 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达到200GWh
11月13日,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产值达到3500亿元。《方案》还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支持中创新航、亿纬动力、比亚迪、宁德邦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比亚迪在和投入资金的人互动时表示,自2022年在巴黎车展正式公开宣布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在一年时间内将5款新能源汽车快速推向19个欧洲国家及地区,涵盖欧洲汽车前五大国家(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以及北欧多个区域,累计开店超140家。作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截止
安徽淮北:实现年产锂离子电芯制造与PACK封装约2100万kWh、动力电池箱体60万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4日,安徽省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其中提到,目前淮北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基本形成上游环节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中游环节电芯和电池包(PACK)及电池箱体、储能系统,下游储能电站、新能源特种车辆、废旧电池再利用的产业链条,实现年产正极材料1.9万吨、
甘肃:重点开展新能源开发利用、储能、智能电网、动力电池、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1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学技术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7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纲要》指出,依托兰州新区氢能产业园、白银高新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等,发挥甘肃省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能源
提高欧洲工业竞争力是欧盟出台《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法规核心要义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电池新法”)今年8月正式生效,所谓《电池新法》是相对2006年版的主要针对消费类电池的《电池法规》而言,《电池新法》与2006版《电池法规》相比除了扩大对电池类别的管理外,根本不同之处在于要求对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6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上市聆讯获通过,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公司将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据悉,国鸿氢能分别于2022年11月和2023年5月两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据资料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5个月,国鸿氢能收入分别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5日,阳氢集团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发布全球首台套日产氢能力600kg的模块化甲醇制氢系统MHU-600,联合捷氢科技共同发布全球首台套百千瓦级甲醇氢能发电系统MHPU-100,携手台铃科技宣布氢能两轮车阳氢H1正式批量生产并交付客户。发布会现场,各合作方接受主流媒体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5日,以“创新链接开放共赢”为主题的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下称“科交会”)在嘉定开幕,来自长三角地区41个核心城市的政府代表、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覆盖工业数字转型、汽车新四化等主题的五大展区和50余场同期活动陆续展开。科交会首日,在
燃料电池在车用和固定式发电领域有几率存在安全风险——德国莱茵TV集团技术专家王森2023年11月1日,SNEC2023氢能大会——氢能前沿技术论坛(二)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场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就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展开探讨。论坛上,德国莱茵TV集团技术专家王森带来主题为《燃料电池进入市
到2025年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0亿到180亿之间。——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嵇官成2023年11月1日,SNEC2023氢能大会——氢能前沿技术论坛(二)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场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就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展开探讨。论坛上,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总经
氢能整个产业的痛点包括绿氢贵、储运难、成本高。——航天氢能(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2023年11月1日,SNEC2023氢能大会——氢能前沿技术论坛(二)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场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就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展开探讨。论坛上,航天氢能(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带来主题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为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广西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9—10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欧波,广西环保产业协会会长赖春苗,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气候处、气候中心负责人,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原总经理高新组成调研组赴上海调研氢能产业。调研组一行先后拜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上
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新能源巨头普拉格能源(PlugPower)股价单日暴跌超40%,年内累计跌幅扩大至71.5%,年内总市值累计蒸发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最新总市值约21.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据普拉格能源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营收1.99亿美元,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净亏损2.8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