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88体育网址 fun88体育网址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发展现状 及其发展历程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4-04-17 22:54:54

  混合动力汽车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箱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技术特征:一是节约燃油,清洁环保。混合动力汽车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噪音低的好处。与目前的汽油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能够节省25%~40%的燃油,尾气排放也比汽油车和先进柴油车更为清洁。在同等条件下,混合动力汽车比纯电动汽车节约电能70%~90%。目前,最先进的混合动力汽车百公里油耗低于3升。混合动力系统排放的二氧化碳比传统内燃机低20%~40%(视不同的行驶状况而定),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动机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在交通日益拥堵的大城市,混合动力汽车更加能够显示出它节能、环保的优越性;二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建设新的加油站;三是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四是不会对传统汽车工业造成太大冲击。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将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避免了传统汽车工业已形成的庞大生产规模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巨大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传统内燃汽车厂商的利益。五是技术已比较成熟,初步进入了商业化推广阶段。尽管混合动力汽车还未进入像先进柴油车那样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阶段,但在先进柴油车之外诸多新能源汽车的解决方案中,只有混合动力汽车成功实现了商业化。混合动力汽车目前还存在生产成本较高、价格较高的问题,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其成本比同类汽油车高30%左右,普通消费者接受它还需要一个过程。

  融合了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优点的混合动力汽车,由于较好地满足了汽车低排放、低油耗、高性价比的综合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汽车节能与环保问题,因而逐渐变成全球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的热点,其市场前景也越来越被看好。目前,丰田公司是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佼佼者。

  1997年12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PRIUS)”,该轿车于2000年7月开始出口北美,同年9月开始出口欧洲。普锐斯在达成高水平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出色的动力性和舒适性。“PRIUS”的正式量产上市标志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一轮汽车研发竞争的开始。为保持领头羊,丰田公司加大了对混合动力车的投入。2005年,丰田投资1000万美元在美国肯塔基州工厂改造设备和训练员工,以生产混合动力车。2006年10月,肯塔基州工厂生产的第一辆佳美(Camry)混合动力家庭轿车下线万辆。日本本田公司推出了“insight”、“CIVIC”等混合动力汽车,福特公司紧随其后,推出了“ESCAPE”混合动力汽车,戴克、通用、雪铁龙、日产等公司也纷纷加快了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开发。

  普锐斯1997年在日本上市后一直反应平平,2002年的销售量不到40000辆。2003年下半年第二代普锐斯上市,由于技术获得很大的改进,销量迅速增长到12万辆。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购买节油和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使得美国和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率先经历了“井喷式”增长。2005年,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销量增长到45万辆,是2003年的近4倍。2000年以来,美国混合动力车市场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在美国市场,2004年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量仅为5万辆,而2005年的销售量迅速增加到20.5万辆,占全部新车销量的1.2%。

  从1997年到2006年,丰田已在全球销售75万辆普锐斯、雷克萨斯等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占有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近70%的份额。2006年,丰田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了4款从现有车型改造成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些混合动力汽车的外形、操控以及车内的设备和普通车完全一样。丰田的目标是最终将推出旗下几乎所有车型的混合动力版,并在2012年把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量提高到100万辆。丰田公司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其在美国的全部轿车销量中,混合动力车型将占有25%的市场份额。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国家政策一直起着保驾护航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一些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策可以起着引导、 推动的作用,但是最终决定前景的将是市场的接受度。在这种情况,就需要中国品牌车别不断的提高自身实力、竞争力,打造出成熟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产品,还要不断 突破电池和续航能力的限制。毕竟,当前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低性价比,以及里程限制、充电难等问题,让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大规模推广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 不利因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一篇:汽车电池发展 下一篇:4月18日上市!这款家庭刚需SUV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