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88体育网址 fun88体育网址

火热背后的“红海”:动力电池深度解析

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12-03 05:07:29

  近两年来,澄泓财经旗下的新视界工作室一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跟踪,先后发掘了等上涨数倍的大牛股。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把握投资机会,我们特推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深度系列研报。

  本报告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梳理,发掘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机会,主要逻辑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细分产业链的分析,找出未来行业前景广阔的细分产业,在确定行业之后通过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梳理,最终确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具备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

  本系列将对新能源行业细分的17个产业链分别进行深度解析,他们分别为:锂矿产业、钴产业、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浆料、电解液、隔膜、铜箔、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电机、电控、动力总成、新能源整车、充电桩、锂电池回收、互联网汽车。

  本文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深度系列的第八篇研究报告,主要的分析对象是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车载能量的存贮装置。动力电池在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驱动力能源,同时向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照明、信号系统、刮水器和喷淋器以及车载娱乐和通信设施等设施提供电能。在新能源汽车中其还作为驱动电机的动力源,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动力电池作为在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50%的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未来将随着行业的发展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由于目前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方是新能源汽车,并且由于续航里程一直是该行业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将逐步成为行业趋势(在无另外的技术颠覆的情况下)。

  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客车行业,由于新能源客车行业目前主要的替代方是公交车,因此安全问题的考虑反而大于续航问题,伴随着城市公交替代的逐步完成,磷酸铁锂电池的行业天花板也逐渐显现,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可能是在储能领域的渗透(因为储能领域的安全考虑大于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考虑)。

  动力锂电池属于锂电池行业的一个分支,因此对于锂电池行业的研究十分必要。全球锂电池行业近5年来发展迅速,在2014年之前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的迅速增加,随着消费电子的增速放缓,201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异军突起,继续带动整个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全球的锂电池出货量从2011年的26.64GWH增长到2016年的118.7GWH,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83%,可谓是增长迅速。

  在全球的锂电池市场,主要的参与国为中国、日本、韩国。近年来随着国内3C市场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锂电池行业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21%逐步提升到2016年的40%。

  在锂电池的下游应用方面,传统的3C消费领域的占比逐步降低,从2011年的89.62%下降到2016年的44.80%,而动力型(包括新能源汽车、电瓶车、储能等)领域,从2011年的6.71%提升到2016年的44.70%,预计未来这一比例仍将继续扩大。

  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产量从2011年的12.52GWH增长到2016年的62.34GWH,年复合增长率37.86%,高于全球增速。出货量从2011年的6.66GWH增长到2016年的52.99GWH,年复合增长率51.41%,出货量增长远大于产量的增速。

  在动力电池方面,我国从2014年开始出货量爆发式增长,截止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28.04GWH,同比增长78.60%,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动力电池行业的增速将稳定在50%左右。

  在细分市场方面,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数据分析来看,近两年三元电池的配套量增速远大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配套量增速,根本原因是由于新能源乘用车续航能力的问题,三元动力电池作为目前市场上所有动力电池中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最高的电池,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在市场中的配套占比将进一步加大。而磷酸铁锂主要是配套新能源客车以及部分乘用车。锰酸锂电池稳步增长,但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配套占比较小。

  虽然2016年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配套汽车套数平分天下,分别为20.71万套、21.75万套,但是由于磷酸铁力电池多配套于客车,单套容量更高,因此在出货量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远大于三元电池,2016年二者的配套量分别为20.33GWH、6.29GWH。

  分车型来看,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三元电池的比重慢慢的变大,从14年的16%到16年的71%;在混动乘用车领域,三元的占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纯电动客车领域,目前来看依然是磷酸铁锂的市场;在混动客车领域锰酸锂是主流;在纯电动专用车领域,目前来看三元电池依然是未来的趋势。

  公司是LG集团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主要以基础材料、信息&电子材料、锂离子电池三大业务为主。1999年郑重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到2016年超过三星SDI成为全世界第一大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其锂电业务以小型电池为主,近两年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发展十分迅猛。

  2016年LG Chem在中国建设的动力电池工厂实现量产,同时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其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业务迅速增加,超过松下、三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

  从20世纪末起,松下集团就投身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在2009年并购三洋电机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后被韩国三星SDI超越,2014年开始在特斯拉的带动下,松下锂离子电池业务收入开始迅猛增长,2015年收入位居全球首位。

  公司目前是特斯拉电池业务的最大供应商。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2015-2106年出货量分别为5.57/7.2GWH,连续两年稳居全球第一。

  三星SDI是三星集团旗下子公司。1998年涉足锂离子电池领域,推出锂离子电池产品;2004年研发出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得益于三星集团在IT终端产品领域的强势发展,三星SDI的锂离子电池产量迅猛增长,成为全世界锂离子电池产业的领军企业。

  2016年SDI进行战略重组,剥离化工业务,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受三星Note7电池爆炸事件影响,2016年锂离子电池业务下滑明显。在锂电池业务方面,2016年出货量为1.07GWH,同比2015年下滑13%。

  公司是我国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企业之一,慢慢的变成了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利用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比亚迪已经打造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广,比亚迪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之一。

  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公司2016年出货量7.1GWH,行业排名第一。另外,2016年7月公司定增60亿元,拟在青海建设10GWH的动力电池产能,预计到2020年公司总产能将达到20GWH。

  公司主体业务有锂原电池业务、锂离子电池业务和电子雾化器业务。其中锂原电池业务主要是为公司电子烟业务进行配套(以及其他用途)。在锂离子电池业务方面,公司涵盖磷酸铁锂材料系列新产品、三元材料系列新产品和钴酸锂材料系列产品。

  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地推进动力电池产能建设。截止目前,2.5GWh的圆柱三元18650和21700兼容全自动化生产线在湖北荆门的生产基地投产,公司在惠州和荆门形成了3.5GWh圆柱三元产能,在荆门形成了2.5GWh方形磷酸铁锂产能,总产能达到6GWh,公司在动力电池未来规划总产能达到9GWH。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有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产品、单体锂离子电池(电芯)、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产品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产品应用于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已与国内主要新能源整车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公司产品还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储能电站、通讯基站、风光互补、移动电源等领域。

  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公司之前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目前正在积极转向三元电池,现有磷酸铁锂电池产能3.5GWH,三元电池产能4GWH,预计到2019年总产能达到8-9GWH。

  公司主体业务包括一次锂电池、二次锂电池以及镍氢电池,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公司涵盖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系列新产品,大多数都用在新能源汽车、3C领域、储能等。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截止目前企业具有7GWH左右的产能,随着定增项目的实施,未来公司产能有望达到9GWH以上。

  比克动力是一家致力于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客户涵盖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安源比克、川汽野 马、海马汽车、猎豹汽车、陕汽通家、福田汽车、河北御捷等大型整车制造商。目前上市公司长信科技持有其9%的股权,并计划未来继续收购其20%的股份(估值90亿元)。

  在动力电池方面,企业主要为18650系列,基本的产品为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汽车,并兼顾3C类商品市场及储能领域。比克电池规划到2017年年底产能达到8GWH,到2020年总产能达到15GWH。

  CATL建立了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CATL动力电池出货量井喷式增长。2016年,CATL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8GWh,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二。公司规划到2020年总产能达到15GWH。

  沃特玛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动力锂电池企业之一,2016年被上市公司坚瑞沃能收购。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2016年出货量3.2GWH,未来规划产能15GWH。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还有一些公司虽然2016年出货量较小,但未来产能规划较大,比如天津力神2016年产能2.3GWH,未来规划达到4GWH,中航锂电、万向规划未来产能5GWH。

  我们按照前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报告》中预测的数值,预计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64万辆,假设单车电池配套电量30KWH,那么预计到2020年全球车用动力电池需求量约为109.2GWH,再假设车用动力电池在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中占比约为80%,则到2020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为136.5GWH,而2016年全球的动力电池出货量约为50GWH,未来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8.54%。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讲,他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2016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才90多万辆,而传统汽车16年光国内的销量就达到了2000多万辆,我们假设未来其中一半传统车换成新能源汽车,那么就是1000万辆,每辆车10万元,就是1万亿的市场,其中将近50%都是属于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因此未来大几千亿空间的动力电池行业可以让我们去认真关注。

  但是,对于这部分市场蛋糕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人都能看到,并且已经参与进来,那么在短期内就不可避免的进行拼杀。那么未来谁能在该行业站稳脚步并成为龙头,我们大家都认为关键的因素在于成本和技术,这一些因素我们在后期的报告中会持续跟踪,并给大家提供指导意见。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讲,其议价能力较弱,上游受到资源提价的积压,下游又受到整车企业补贴降低而带来的价格压缩,因此呈现一个两头受气的状态。依照我们对目前国内市场20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统计数据,到2020年国内的总体产能将达到128GWH,比我们预计的全球总需求还要高,因此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讲未来几年将呈现腥风血雨的拼杀时代。

  1.上游锂、钴等行业景气周期已过,价格回归正常水平,电池厂的采购成本大幅缩减(长期趋势);

  2.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的销量稳步提升,同时动力电池厂商逐步形成2-4家寡头企业,众多小企业纷纷退出或者被重组(长期趋势)。

  由于动力电池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类行业,产能越大,成本越低,因而效益也是最好。除此之外,下游的客户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短期看很难具备上面两个条件,因此不是最佳的细分投资领域,最佳的细分投资领域还是在上游。但是,对于个股,我们提议关注下游客户是新能源专用车市场(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具增长力的细分行业)的鹏辉能源,以及产能快速释放的亿纬锂能。

  来源微信公众号:澄泓研究(id:chenghongyj)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宝马扎根中国市场坚定电动化 下一篇:从动力电池生产到回收 宁德时代都在做